项目案例

Project Cases

炉渣综合利用可行性
2018-08-14 18:32:36

根据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存在形态分布及浸出特性的研究,对炉渣在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做出评定,以实现对炉渣安全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主要指由炉床尾端排出的残余物,主要由熔渣、黑色及有色金属、陶瓷碎片、玻璃和其它不燃物质及未燃有机物组成,约占灰渣总重的80%。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是有利用价值的。通过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后再利用, 或代替混凝士骨料制成各种水泥制品又回用于城市,并且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没有产生二次污染,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组成主要有陶瓷、砖石、玻璃和熔渣,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主要在2 ~ 50mm之间,大于2mm颗粒占60%以上。生产实践表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粒径的大小决定生产工业废渣免烧砖时是否需要另外再加入骨料。在废渣免烧砖的配合料中,掺加适量颗粒级配合适的骨料,可防止砖分层,减少收缩,改善成型时砖坯的排性能,增加密实度,从而提高砖的强度和耐久性,并可节约胶结料用量,降低成本。有关研究得出结论,原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粒径分布均匀,含有一些大颗粒,物理组分复杂、强度高、坚固性好;与天然石料相比,含水率和吸水率高、密度小;过筛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工程性质优于原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